近日,“深圳疾控”发布最新提醒:深圳的手足口病疫情风险,从低风险升至中风险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图片来源:深圳疾控
从深圳疾控的提醒里,都能感觉出它“来势汹汹”——那么,面对全年都有可能“中招”手足口病,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?
首先
我们先来了解一下
什么是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(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)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潜伏期一般2至10天,平均3至5天。90%的病例都是5岁以下的儿童,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。
病情大多比较轻,属于自限性疾病,通常7至10天就会痊愈。只有极少数患儿病情恶化迅速,会出现并发症,如心肌炎、肺水肿、无菌性脑膜炎等,严重的会导致死亡。
手足口病全年都可以病发,根据监测数据显示,有两个发病高峰:
4-7月为春夏季发病高峰
9-11月为秋季流行高峰
手足口病的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,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,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、毛巾、手绢、牙杯、玩具、食具、奶具以及床上用品、内衣等引起感染。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,饮用或吃了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感染。
关于手足口病的常见问题
答案都在这里
01
宝宝身上起了疱疹,
就一定是得了手足口病吗?
不一定。
手足口病、水痘、疱疹性口炎、疱疹性咽峡炎都会让宝宝长疱疹。这四种传染病比较容易混淆,辨别它们应从出疹位置去判断:
手、足、口、臀是手足口病;
全身都长叫水痘;
口腔黏膜是疱疹性口炎;
口腔后部是疱疹性咽峡炎。
如果说宝宝发病前和手足口病患者有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史,又符合上面说的手足口病的表现,则极大可能是中招了。
准确的诊断结果还需要结合病原学和抽血的检查结果。
02
为什么夏天手足口病发病多?
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适合在湿、热的环境下生存,4℃下可存活1年,50℃下可迅速灭活。
03
去年得过手足口病,
今年还会再得吗?
还是有可能会再得的!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有20余种,因此,即使是刚刚得过手足口病,对某一型病原产生抗体,还是有可能在接触其他类型手足口病人后再得一次,所以千万不要因为手足口刚好就掉以轻心!
04
疱疹性咽峡炎,
和手足口病有什么不一样?
这两个病是“一个妈妈生出来的两个宝宝”。两个病由同样的病原引起。区别在于:
疱疹性咽峡炎仅在口腔内出现疱疹,而手足口则口腔、手、脚、屁股等部位均可出现疱疹。
手足口病比疱疹性咽峡炎出现重症病例多。
疱疹性咽峡炎多为高热,手足口病可能仅为低热。
部分手足口病早期仅在口腔出现疱疹。
因此如果孩子诊断了“疱疹性咽峡炎”,还是要注意孩子的手脚和小屁屁,注意有无疱疹的出现。
05
成年人也会感染吗?
任何年龄段都会发病。但成年人不像孩子,不会有明显的并发症,不会危及生命。
06
需要隔离吗?
需要。
手足口病传染力强,宝宝需要在家隔离,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才可以回去上学。家里有宝宝感染了,大人最好也隔离,做不到的话至少外出要戴上口罩。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病情,及时送医。
宝宝患病期间,用含氯消毒剂做好居家消毒。期间尽量避免带宝宝外出,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。
最后
我们再来学习一下
如何科学预防手足口病
01
家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:
①避免接触感染的病人。如果家里有二宝或者有亲密的小朋友不幸得了手足口,那健康的宝贝要注意不要与病人拥抱、分享玩具、餐具等。
②一定要勤洗手,室内多通风。注意食品卫生,蔬果一定要洗干净,水果尽可能削皮,不喝生水。勤晒宝宝使用的衣被。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,大人回家后要洗手再接触孩子。孩子常接触的玩具要记得消毒清洗。由于75%酒精不能灭活手足口病原,建议用50℃以上高温水或者碘酒对玩具消毒。
③如果孩子已经得了手足口,建议居家隔离,尽量不要出门,避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。目前,我国研制出来了国际上首个可以预防EV71型手足口病的疫苗,对预防重症手足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02
学校和托育机构如何预防手足口病:
①定期对儿童的被褥和物品等进行晾晒消毒。
②定期用含氯消毒剂对玩具、教具浸泡消毒。
③加强对教室、图书馆、学生宿舍等生活、学习场所的消毒,勤开窗通风。
④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做好晨午检工作,如发现患儿应及时通知家长同时先将患儿隔离。请家长给予理解与配合,防止手足口病的传播蔓延。
★来源: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关键词: